由于我们的选择和判断不一样,带来的就是我们后面所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在整个的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呢?大家已经刚才说了是主体,对吧?那也就是说在我们生命当中,其实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的其实是谁?其实是我们的主体,而且是我们自己的主体,不是别人的主体。
比如说我们在工作生活当中,有时候可能会感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吧?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要能怎样就好了,很可惜我现在不能怎样。那么看上去我们好像经常会有一些觉得这个事情不是我说了算,或者是觉得我很委屈,然后我不得不怎样。但其实,如果去一层一层抽丝剥茧的话,回过来看,会发现最终做决定的还是我们自己的主体,最终做决定。虽然外界有N多的影响因素,但是面对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就妥协了,我就决定这样了,但最终是谁妥协的?是谁决定这样的,还是“我”,还是我们的主体,对吧?然后我要不妥协,我认为怎样,可能会有不好的结果,我别了,我还是妥协,也有人可能就不妥协,不妥协也不一定就会怎样。所以,这个中间都是我们自己的主体在那思考,在那判断,在那做了一个选择。
实际上所有的事情,不管是健康,还是我们自己的工作,还是生活,实际上我们所有的这些最终的决定,其实都是由我们主体做出的,所以也就是说我们的主体在决定着我们生命当中的一切。
有一个朋友问,说主体怎么理解?怎么理解,我刚才就是在举这个例子,其实也已经说到了,是什么在决定在我们整个生命体当中,是什么在决定,在去认知,选择,再去判断,再去这些,对吧?
我在想,我在喜欢,我在不喜欢,我在想去还是不去,我在想做还是不做,都是这个我那么也就是说其实不仅仅是健康了,整个工作生活,我们的生命体当中,其实我起着一个主导作用,我在自主健康体系当中把它称之为主体。
称之为主体,也就是“我”。这是我刚才从咱们今天要跟大家一起来交流的切入点。
就是说,我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我是很有压力的,那天我就跟开一老师说,我可能讲不了像你那么样很丰富、深入。然后我又去看了看我自己的表达,觉得我是这样的一个特点,我倒觉得虽然给我带来了压力,但是可能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这个话题可能正好又比较契合,所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那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不同的特点的呈现,其实是主体,或者说“我”所带来的,我们每个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带来的结果,同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同样是由“我”,主体,来决定、塑造健康,是不是呢?健康是不是也是由“我”来决定的呢?很多朋友可能就会想,我也不想生病,可是我为什么就生病了,生病怎么能是我决定了,这其实是两件事儿。
每个人都不想生病,但是生病和自主健康,不生病和自主健康,这不是一个概念。
咱们还是来先说一说健康到底能不能自主。这里面我做了一个PPT,我就把它共享出来,跟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在今天公众号里面其实也已经发出来了,然后我PPT想从哪个角度跟大家一起来交流这个话题,健康到底能不能自主,到底是真的能自主,还是假的能自主。
前面几天,我正好也是做了一个体检,然后也感慨蛮多,所以又回想起来之前和大家有一些关于体检方面的交流,所以我就想从这样的一个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健康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够自主。
所以,今天我们讲一讲拿到体检报告之后的故事。
有的朋友就说了我没拿到体检报告,所以,第二个问题来了,我想问一问大家,我这里的体检报告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词,并不是狭义的去指我们专门到了体检机构,去做了一个体检的套餐,最后拿到了这样的一个报告,并不是仅仅限于这个。而是指当我们身体出现一些什么状况的时候,然后我们去做了某一项检查,或者是像刚才说的那种去常规的一个体检,然后得到的这样的一个结果,这个都不限。
那么这个体检指的是宽泛的,那么下面我们的第二个问题就来了,我想问一下大家,如果说你当年的身体出现一些不舒服的时候,出现一些不舒服的状况的时候,您会愿意去检查吗?这个问题我看咱们还是在聊天这里看一下大家的答案,大家还是打开聊天。
好,当我们平时身体有一点点不太舒服的时候,您会去检查吗?
好,看现在我们有4位朋友说愿意,然后有1个朋友说不会,逼不得已才去;不愿意麻烦;看情况不会;不去。好,就是说基本上我们就是两个方面,对吧?我这也是一样。好,不会。看来好像不会的人多是吧?我们这里头一共是17个答案, 11个是明确说不去的。
好,这就是一个选择了。那么这一块表现出来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去,有人不愿意去,根在哪呢?还回到我们刚才的这个问题,根是什么,决定了你愿意去还是不愿意去?是什么决定了的呢?不要再去回答刚才说的知识、环境、经历、背景什么的,那根在哪?刚才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根还是在主体。
你看面对这样的一个现象,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可能不太舒服的状况的时候,我们的朋友当中有的人就会选择去检查一下,有的人就不去检查,这就是两个不同的选择了,由我们自己的主体,做了这样的一个选择,那么这样的一个选择之后必然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对吧?
那么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因为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其实是在泰和屯平台这边,我们现在有一个商业课程叫《自主健康黄帝内经学与用体验营》。那么体验营里就有一个学友,我们立春那一期的时候,那么TA就常常会有一些心脏不太舒服的一个状态,就是会有那样一些症状会呈现出来。然后在我们课上的时候,有一些操作TA也会觉得有一点胸闷,或者是会心脏会觉得不舒服,这样的一个状态。然后我就问TA,有没有去检查过?TA说没有,我说你为什么不去检查?TA说我不相信西医,也不喜欢西医,所以我不去检查。你看这个现象,咱们怎么去看待?这是不是一个人的主体,由于TA的认知是西医不靠谱,不喜欢,那么由于这样的一个认知,所以做的一个选择是不去检查,那么不去检查会怎么办?也不会影响什么,但是当我们在这个课程当中的时候,当TA出现这样一些状况的时候,我是没有办法去给出一个很好的、很准确的解决方案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你的心脏到底有问题还是没问题。如果说你有了这个症状,你的心脏又确实是有一定的病症存在的话,当我们去做一些操作,甚至比如说建议你去做吐气法还是外圆功的时候,肯定会要有一些注意的事项的。
对于一个病人或者是有一些病症的状况,操作和一个健康人、普通人肯定应该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这方面都应该要有一个注意的,但是我们不知道TA到底有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就不好下判断。
如果我明确的知道你确实是心脏病,好,在我营里面,休息的时间要怎么去注意一下,我们在做开经筋操作的时候,我们的助教们应该怎样注意一下,然后你自己在做吐气法、外圆功的时候,应该怎么注意,这我就可以给出你一个建议来了。
那么如果说你完全没有问题,只是这样的一些表现,是一个亚健康的状态,我们就放心了,没关系,虽然有这样一些症状,它可能是因为紧张焦虑或者是因为压力大,或者是因为你的肉体当中部分的不通,经络层面的一些问题所带来的,但并不是实质性的疾病,我在操作上,我的力度也是可以选择得大一点,建议做吐气法的时候,也可以很快的、或者是很用力的这样去操作,然后长时间操作都没关系。
针对两个完全不同的状况,我们给出的建议应该是不一样的,可是问题在于,TA是没有去检查,我当场是没有办法给到你一个很准确的建议。那么负责任的角度来讲,我不能随便给你建议,我不能随便的说我吐气法适合一切人,然后适合一定状况你就随便去做,对吧?那么这一块上你肯定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为毕竟我们是一个商业课程,我面对每一个人要为每个人负责,肯定我要根据你的状况为你量身打造,所以这一块上我就不能断然的下结论。
因为那个是立春营,立春的时候,今年春节的时候,这样的一个时间点。那么等到结束了以后,因为TA说之前好多年都有这样的一个状况,但是不想去检查,从来没去检查过,就没想过要去检查这件事儿。然后当时在营里我就给TA了一个建议,我说你回去之后,建议你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包括我刚才问到大家的体检的问题,你会不会体检?有的人说我以前会去做,我现在不去做了,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我练习了自主健康这一套的理念和方法,我的觉察力很强了,然后我自己就能知道我自己什么状况,所以我不需要去查。也有的人是怕麻烦,不愿意去检查,反正种种原因都有,但是实际上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的觉察强还是不强。但实际上我们不能否认西医的检查能力,那么毕竟在很多检查上,甚至治疗上,人家是很成熟的,所以如果我们学习了自主健康,学习了之后,我就否定西医,否定中医,然后我从此再也不去医院,不去看病,我觉得大家可能有点偏了。并不是我们自主健康圆满养生这一套理念所赞同,和想要传递给大家的,我们想要传递给大家的是,我们应该去用好我们所有这些能用的资源。
如果你的觉察力真的特别的强,能够和这样的一个体检检测的仪器等同,那样的一个精密的程度的话,当然可以不用去检。但是可能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可能还很难。
所以,比如说,我们说的有心脏不舒服的状况的朋友,自己的觉察力,包括我们在从外向TA那去觉察的时候,我们都很难觉察到说他心脏到底真有病还是假有,还是没有病,没有问题,TA自己的觉察里也很难准确的去觉察到我自己的心脏的部位,内外种种、种种都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在这个时候自主健康圆满养生的建议是什么?你就去借助西医的这样的一个诊疗的检测的手段,我们就去查一下就好了。先不讨论治疗的问题,咱们先说检查的问题,对吧?先去检查一下,我们心里就有个数,你这到底是心脏病还是不是,我们后续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所以我当时给他的建议,我说我建议你还是去检查一下,因为现在咱们怎么做都是没有底的,然后你检查完了,我们知道你到底心脏是什么一个情况,咱们才好一起再接着往下去做各项自主健康的一个操作。
然后还挺好的,回去之后TA就去检查了,真的是去检查了。一检查然后很高兴,告诉我说冯老师,我啥事都没有,我心脏没问题,我们就都很开心。
其实有的人不愿意去检查的原因,还有一个比如我自己的朋友,有的人就是说我就不愿意去体检,为什么?因为我平时好好的,啥事都没有,我一去检查就啥病都有了,又这毛病,又那毛病的。但实际上是不是这个理肯定不是这个理?肯定不可能,说是我们去做了一次检查,本来没毛病,然后现在就检查出毛病来了,对吧?那是因为原来有毛病我们不知道,通过这次检查我们知道了,知道了下面的方案了吗?如果都不知道可能我们就一点措施都没有采取,到时候严重的时候那就很麻烦。
这是我们今天说到体检这个问题,大家会有不同的一个选择,选择的根源是在哪?是在我们每个人的主体,同样是我们每个人主体的认知不同,所以我们最终做出的决定不同,我们做出的决定不一样,比如我去检查了,还是没有去检查,之后我们要操作的结果、方案可能就会不太一样,这一块,这是一个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