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我”在哪儿啊?

源自:自主健康网 作者:冯志涛

    大家好!欢迎大家继续学习自主健康圆满养生网络课程!今天学习第二十一课,从今天开始,我们来了解一下主体对健康的影响和作用。
 
    小时候曾经看过一则笑话,说是一个呆里呆气的差役押解了一个犯了罪的和尚到州府,这个呆差役怕自己忘记什么,于是就编了两句顺口溜:“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
 
    路途上,差役边走边背诵这两句话。傍晚,住在一家客店里。和尚知道差役是个呆子,吃晚饭时,就用酒把他灌醉,并剃了他的头发,把枷给他套在脖子上,然后自己悄悄地逃跑了。
 
    第二天,差役醒酒了,先查看一下丢没丢东西,包裹、雨伞,有。然后又摸了摸脖子上的枷说:“枷有,文书也有。”
 
    差役想了一会儿忽然惊讶地喊道:“哎呀!和尚不见了!”过了一会儿,他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又转悲为喜地说:“好啦!和尚还在!”
 
    又想了一会儿,他又喊道:“坏了!我哪去了?”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却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到底什么才是“我”啊?是那个贴着“差役”标签的身份?是剃发之前的头?还是不曾带上枷锁的身子?
 
    可能有朋友会说,这些当然都不是“我”,我们每个人都有身又有心,那个心才是我。那么,这个“心”又是什么呢?是在前面的课程里介绍过的心脏或心血管系统吗?还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幻化的存在?从中国现存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到现在,经典中的“心”在不同语境下指代着不同的含义,那这个代表着“我”的“心”又是什么呢?
    现在回到自主健康圆满养生的理论体系,在最开始的课程中,我们就介绍了杨海鹰老师对人体构成的认识,《如何安心如何空》一书告诉我们,人是由肉体、能体、主体三部分构成。
 
    在最近的课程里,我们详细介绍了肉体和能体,现在大家可以认真地想一想,我们日常不假思索便脱口而出的那个“我”,是指我们的肉体吗?肉体固然是我们作为人这个生命体的实实在在的一部分,但话语中“我想”、“我认为”、“我觉得”的这个“我”,又不像是整个肉体在“想”、在“认为”、在“觉得”。
 
    那么“我”是指能体吗?能体相对肉体来说是个虚体,在前面讲过它是与我们的肉体和主体相对应的能量,很显然也不是“想”、“认为”、“觉得”的操控者。
 
    这个想事情做判断的“我”既不是肉体、也不是能体,在我们对人体的构成介绍中,除了肉体、能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体”,这个指挥着肉体甚至指挥着整个生命体的“我”、这个好象看不到摸不着的“心”,其实就是我们的主体。
 
    那么我们的主体,或者说我们的“我”、我们的“心”又在哪里呢?这个要请大家自己来分辨一下,现在,您正在看我写下的这些文字,或者正在听我录制的声音,请大家体会一下当下的自己,您是怎么看这些文字并明了了文字的意思的?或者您是怎么听这些声音并清楚了这声音的内容的?体会一下正在看或正在听的,除了最外表的感觉器官眼睛或耳朵,往身体里去观察,与眼睛和耳朵相连的、明白这一切的,是身体的哪个位置?
 
    现在,每个人的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有的朋友会发现,集中精力看或听的部位,其实是在脑袋,也有的朋友会觉得,若有所悟豁然开朗是在胸口。大家都没有错,实际体会到的就是真实的。
 
    主体是支配着肉体一切动作的主宰者,但这个支配和主宰却有着不同的层次。
    由于我们从小进行的学习和记忆等训练,让我们更善于使用我们的大脑,所以不仅仅是记忆和学习,在生活中的其他时候,我们听、说、读、看、思考、判断等,也都习惯于使用大脑,这个大脑就成为了我们生命体的指挥者,是我们生命的主体。
 
    也有一些朋友,特别是一些女生,非常感性,见景观物,常常有所触动、有所感慨,这种反应常常不是在大脑而是在胸口,我们称胸口有所感的位置为中丹田。
 
    或者是天性使然,或者是在学习和记忆的训练中没有把自我固化到大脑,或者是经过其他的训练打开了内心。他们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听、说、读、看、思考、判断往往很“走心”,生命体的主体是这个“心”,而不是大脑。
 
    主体在大脑和在心,生命的体验会各有不同,以大脑为主体,则逻辑性比较强,以心为主体,则生命体验更丰富。如果经过训练,能以心用脑、心脑结合,则可能既生智慧,又心怀慈悲。
 
    好,今天我们详细地给大家介绍了我们这个生命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体,也就是不同层次的“我”。如果有兴趣,在日常的一切情境下,您都可以体会一下那个指挥着您这样那样的主体在哪里?什么样?当然在做吐气法的时候也可以这样操作,通过吐气的操作来体会那个指挥着自己在吐气的“我”,这便是吐气法高级阶段的功课了。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周再见。
标签:   我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