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自主健康之“自主”的内涵

源自:自主健康网 作者:行一

 

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自主健康”一词,但大家所说的自主健康之“自主”可能并非是同一个内涵,而不同的内涵决定了其相应健康手段和效果的不同,因此,有必要讨论一下“自主”的内涵。
事实上,我们最常听到的自主健康,其内涵往往与“主动健康”、“自我健康管理”、“自我保健”基本同义,就指“是指个体通过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监测等手段,实现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全面管理和控制。它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倡导从被动接受医疗服务转变为主动管理个人健康。”
在知网用“自主健康”关键词或主题,搜出来的竟然是以互联网、信息管理、复杂系统相关的文章为主,这也真是令人大感意外。
这是不是可以说明,虽然健康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但“自主健康”尚限于群众养生的范畴,而非学术研究所关注的课题?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作为我国群众健康的最高指导,指出“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规划纲领指出,要转变目前大众习惯的把健康外包给医疗系统的认知,强化个体在健康中的主导作用。“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具体到如何通过形成自主自律健康习惯减少基础病的发病率等。
规划纲要对我国的健康事业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也要看到,其中所说的“自主”,就是前述“主动健康”。
还要说的是,整个规划是基于目前主流现代医学对生命的认识,而现代医学的健康方案往往是由患病的结果反推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较之下,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经典,其核心内容建立在形气神三个角度认识生命的基础上,同时考虑节气变化带来的环境变化,随之调整饮食、睡眠、劳作等作习规律,更侧重于通过提升生命状态,从而使个体更为健康。
但《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养生类最重要的指导性著作,其核心思想也并非都能被理解。
例如,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指导的《健康由我:中医自主健康管理手册》【2】一书,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除了平和质以外,其他8种体质均属于偏颇体质,不同类型的体质对某些致病因素会有易感性。针对上述偏颇体质,本书采用中医调理、中药调理、穴位按产、中医非药物疗法等综合措施对各种病颇体质进行干预,以改善或修正偏颇体质,使体质趋于平和健康,从而达到自主健康管理的目的。本书所提供的自主健康方案,是强调“治未病”,在疾病未发作或初期时加以防范,这其实是一种西医化的中医思路,即由患病的结果反推如何去预防疾病的发生。
《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为代表的中医养生,更为切合经典所传递的养生思想。倡导“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是自己”的理念,结合中医经典与现代健康管理,提出了一套以个人主动参与为核心的健康实践方法【3】。其核心观点(借助AI整理)如下:
1. 健康责任的主体性:强调健康不能完全依赖医疗系统,个人需对自身健康承担首要责任,通过日常行为主动维护;认为许多慢性病源于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纠正行为是治本之策。
2. 中医整体观指导:健康是形、气、神与境(环境)和谐的状态,需从生活方式、情绪管理、环境适应等多维度调整。疾病是身体失衡的信号,治疗需回归生命本原的“调常”。
3. 预防优于治疗:推崇“上工治未病”,通过早期干预(如节气养生、体质调理)防止小病发展为重症。
其“自主健康”的内涵更多地是在强调作为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自主”,从逻辑上,并末讨论能否通过中医整体观的指导,是否能真正自主健康,这与对形气神的认识有直接关系。
传统文化中对形气神的认识,以章文春博士论文《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 的气功修炼理论研究》【4】为代表,说明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没有形则神气无所依附,人的生命也就无从谈起,没有气则无生命的有机活动,气失于升降出入,而 “神机化灭”、“气立孤危” 生命活动没有神的调控则 “气乱、精离”。限于传统文化的特点,与现代科学定性、定量的研究与表达方式相比,对于形、气、神的概念仍较为模糊,对形气神之间逻辑关系的描述也较为粗放,不够严密。定义的模糊就容易导致后人理解的模糊,歧义因此而产生。
杨海鹰基于个人三十多年禅修对生命实相的体证与认识,并以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描述和表达,《生命体的生命态假说》【5】,《如何安心如何空》【6】一书,以及《生命实相探究5、6、7、8》【7、8、9、10】等文章,阐述了其对生命的认识。
杨海鹰认为,“生命体的生命态由主体(神识)和显、隐两态构成。所有可以被现代科学认知的对象均归属于显态,而现有科技无法认知的对象则归属于隐态;现代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命体的显态,而传统医学的研究对象则覆盖了显隐两态,但对生命体显态的认知较现代医学要粗放得多。
生命体的显、隐两态均由固质和流质组成,固质构成通道和空间,而流质则充斥于其中。在一定条件下,流质与固质也可以相互作用与置换。流质在固质通道或空间中的流动是生命体存活的基本特征。
生命体显、隐两态在空间上相重,但各自的存在维度不同。水分子可能是两态之间能量和信息传递的主要介质。
主体(神识)是生命体的另一个重要存在,其依附于流质而介入生命体,中脉是其根之所在,而心轮则是其在生命体的出入口。”
杨海鹰认为,“任何导致生命无形流质正常运行障碍的因素都是人体健康的潜在祸根”【11】。因此,基础于生命态假说的自主健康是以主体(我)为源动力,带动隐态流质,影响隐态固质、显态流质和显态固质的生命活动,真正能主导健康的就是主体(我),一方面是理念上的认知与选择,另一方面是一个主体可以带动上述过程的养生方法。
“在‘自主健康,圆满养生’的体系里,特别强调个体在充分认知‘自主健康,圆满养生’理念后,要有一个自己能主动操作起来的日常健身方法,通过这种操作,使自己有可能持续地从内在,以自他相助的方式,给自我身心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让自身的无形流质能够循环流动起来,维系生命的健康状态”。【11】
由于呼吸是同时涉及主体、能体、肉体的枢纽性活动,是人类生命体最基础的生命运动,肺也是人类唯一可以主动控制的内脏器官,因此杨海鹰推荐其发明的呼吸法“吐气法”【6】为养生方法。
从个体来说,可以通过呼吸养生法的练习开始,体验个体生命中隐态流质、固质的存在,从而认识生命实相,并因此提升生命状态。
由于生命活动源动力是主体(我),那么,为什么健康需要自主,也只能自主就是一个合理的逻辑结论。由这一逻辑我们还可以看到,自主健康是健康体系的主导,而医疗体系则更多的是帮助个体克服自主健康过各的障碍辅助。
综上所述,不同层面对生命的认识,决定了相应的养生方法,不同的认识层次与面向都有其相应的效果,也会适用于不同需求的个体。但也必须指出,不同的生命观也决定了自主健康能自主到什么程度,能否真正自主健康。
真正实现自主健康,一定是建立在完整生命观基础上,有理论,有操作方法,有前进方向。
新理念的“自主健康”,是建立在对生命态实相的认识上,清晰阐述主体与隐、显两态间关系,以此为理论指导,通过自我,也只能通过自我的努力和操作实现健康的方法,最终目标是达到真正对自身的生命状态做主,这里所说的健康是上不封顶的生命状态,是最终可以实现圆满人生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2】佘曉怡 , 蘋常,《健康由我:中医自主健康管理手册》,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25年3月第一版
【3】刘力红,微信公众号
【4】章文春,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气功修炼理论研究》,2010年6月
【5】杨海鹰,《生命体的生命态假说》,《首行先生》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KKBuAQ8InPauqTXhZFNQbQ
【6】杨海鹰,《如何安心如何空》,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1月1日第一版
【7】杨海鹰,《生命实相探究5》,《首行先生》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8Xbh-krtBupYjCXNJb-8Zw
【8】杨海鹰,《生命实相探究6》,《首行先生》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zZmVIpeS5jvTAr0kJgfD7w
【9】杨海鹰,《生命实相探究7》,《首行先生》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Fnq51b6tF5Y3VJ4myhTtyA
【10】杨海鹰,《生命实相探究8》,《首行先生》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D6uzO8aIedKN12PhgYk-
【11】《自主健康辅助疗法的功用浅析》https://mp.weixin.qq.com/s/_oPQ40tIQy8tZNsqyab4mw
 


标签: 自主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