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聚好散,当断则断

源自:微信 作者:六六

    
 
    看这个题目,大家以为我要谈男女关系,其实我在谈女性月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姨妈”。
 
    这是我本学期《金匮要略》的学习汇报,特选《妇人杂病脉证病治第二十二》章节,谈一谈现代女性的月经。
 
    我谈这个问题是有体悟体证的。2014年我时值40周岁整,发现自己月经不如过去那么干脆利落。我本人做事雷厉风行,月经倒不随我,拖拖沓沓、欲语还羞、多半时间量只有年轻时候的一半,偶尔会血流成河如案发现场。我看过西医妇科,那时候尚未接触中医,西医说我雌激素减少了,月经紊乱,治疗方法是吃三个月避孕药,规范周期补充激素,然后再停药。然效果不理想,状况未改变。中间有将近十个月不来月经。搞得我天天处于战备状态,晴带雨伞,饱带干粮,各个包里都备用着卫生巾。
 
    2015年9月初,我迎来人生第一次大血崩,才知道女人不仅是水做的还是血做的,这个病在西医上不难治,子宫割除即愈。但我心有不甘,不想与我身体的一部分早早告别,于是长途驱车七个小时奔到同有三和找师父。刘力红老师遥控指挥艾灸隐白+四逆汤为底,干姜改为炮姜,加了高丽参,当晚收血,三日止住,子宫保住。我当时有疑惑,既然血崩,为何不用止血的方,凉血以为凝固,却用附子这样大热的药?竟也能起到止血的功效?
 
    血止后查子宫内膜,17MM,医学上说,到20MM就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癌,留给我这位妇女的空间不多了。
 
    各种因缘,我走上了学医的道路。今年修《金匮要略》,读温经汤,方有感受。
 
    首先,我们要理解月经的含义,女性的月经,是每个月周期性在阳气最满最盛的时候,将至阴的宫胞内膜推动脱落,于是月经至。经量减少是因为阳不足以化阴,无法推动内膜完全脱落,结果就是内膜部分脱落,而另一部分附着在子宫上,日积月累增厚。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就需要更大流量的冲洗才能让内膜趋于正常,于是会血崩。
 
    单看此方剂的名字“温经汤”,便知经血要想正常,得靠温。温化则不会有聚集。温经汤的方子是: 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 芎䓖二两 芍药二两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生姜二两 牡丹皮二两(去心) 甘草二两半夏半斤 麦门冬一升(去心),君药是吴茱萸,吴茱萸别名吴椒,茶辣,从别名上就可看出它的药性是辛热的。除了吴茱萸,该方的当归、川芎、桂枝、生姜都是性温之药,功用不仅是温经血,更是畅身体,调整节律,该来就来该止就止。我于是恍然大悟四逆汤的功用,《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里云:“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温热的附子让阳气升发了,阴阳各归其位,血归常道,自然就固摄了。
 
    《素问·上古天真论》讲: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也就是说女性49岁进入更年期。现代人提出了“早更”一词,即更年期症状提前,包括潮热、心悸、月经淋沥不止、盗汗、眩晕等症状,甚至有些人被诊断为狂躁症抑郁症等,需用抗焦虑或抑郁的药治疗,事实上,该症状在《金匮要略》里描述得很清楚,“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冷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这些症状都是因为经候不匀造成,非精神类疾病,中药汤剂可治。
 
    月经不是“崩”或“漏”才需要温经。治病必求于本,月经的正常与否取决于平日对“阳”的养护,这不仅限于经期。最大的温经不是吃汤药,而是杜绝寒凉对身体长年累月地伤害。冬天穿暖,夏不贪凉,不吃冷饮,少露膝脚,护住后脖和小腹,喝热茶热饮,尤其女子经期,身体较为虚弱,一定注意防寒,不吃生冷,手勿沾凉水,贯穿了“温”的思想,经期流畅,“动静有常,刚柔断矣”。现代人一言不合即流产,这就是金匮上所说的“半产”。“曾经半产,淤血在少腹不去”,各种不适到更年期会总爆发。女人对自己的爱护也包括计划生育。很多女人的前半段是一碰就怀孕,后半段是一孕就流产。人流的后遗症都是自己买单。
 
    最后汇报一下我现在的月经状况,首先在日常养护和中药调理下,我的“半年经”或“日经”,终于成为月经,子宫内膜上个月检查,厚度已经从17MM降到11MM。
 
    姐妹们,卫生卫生,保卫生命是日日必修课,几十年的坏习惯,坚持修正,“早更”最终会变为“正常更”、“愉快更”。让我们的亲“大姨妈”,好聚好散,当断则断!
 

标签: 好聚好散  当断则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