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达人不等于健康哦

源自:自主健康网 作者:行一

 
昨天看到微博上有人纪念朋友,一位36岁的运动达人,高烧入院就走了。
看评论是知名财经媒体人,曾在第一财经工作,原新浪财经国际部亚太区首席代表,去世前在港交所任职。
这么年轻,太可惜了。看了下相关的新闻,12月20日开始发烧,24日就走了,她家人只说突发重症肺炎,全力拯救无效。
据她的朋友们回忆,她热爱运动,特别是钢管舞,经常在微信视频号分享练习舞蹈的片段,“对生活的热爱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家都认为她的身体素质很好:
 
唏嘘之余,觉得得说点啥提醒小伙伴们,可能在大家心里,运动=健康,深入人心,因此,我们可能不会去思考,真的是这样吗?
运动时身体发生了什么?
简单说,肌肉开始做功,消耗能量,心肺跟着提高输出,提供更快的血液循环,更多的氧来支持。一方面心、肺的负荷都要增加,另一方面我们身体的血液就那么多,随着运动程度加剧,血液必然要重新分配。
运动时,骨骼肌血流量比安静时可增加4-20倍,心肌增加3-5倍,内脏、皮肤等部位的血流量比安静时减少2-5倍。小编找到这张图,很直观,作者
摘录自《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一书: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肌肉得到的血液就越多,内脏分配的血液循环就减少,当然这是有极限程度的。
所以,运动对一个人来说,好处是血液循环加快了,氧的交换也增多了,因此一定会有心理上的快感。
可以会出问题的方面呢?
心脏剧烈运动,负荷增大;内脏得到的血液一段时间内减少了,如果这时有什么风吹草动,像病毒入侵之类的,显然免疫力就处于劣势。
而且,有些健身达人要长时间维持庞大的肌肉群,就势必在日常也要分配更多的血液,从而使内脏持续处于血液分配较少的状态。曾有八卦说,F4之一的男星离婚,是因为达过热衷健身,导致某功能下降。
打个比方,用有限的资金装修别墅,如果大量的钱都花在外表面,而内部只能凑乎,电线水管质量都不好,那日子就不好过啊。
 
所以,如何只要运动的好处,避免剧烈运动带来副作用?
关键是要适度,衡量这个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我们身体的感受,如果我们自身的觉察力比较强,那就直接听身体的。如果拿不准,可以参考中医的说法,从出汗程度来判断,微微出汗的程度即可。
 
小编认识一些运动达人,比如一年要跑两次半马每周都要一次十公里的人,比如打乒乓球可以当教练的人,两位或多或少的血糖问题。
之前咱们共学的时候也举过一个例子,小区里每天夜跑的带头大哥猝死了,跑团一哄而散,大家都不敢跑了。
小编也是从小动运的,感受过运动的乐趣,蓬勃的活力,还参加过几次郊野徒步,那种一直行走在梦幻美好的大自然中的感受,确实让人欲罢不能。但是,这些快乐往往是建立在肉体牺牲式的损耗上的。
对,我不知道是不很多运动达人和以前我一样,也许开始是觉得运动有益健康,但动着动着,就开始更热衷于享受运动本身的活力和快乐,忽视了身体发出的声音。
新闻里有她最后一条朋友圈对自己的身心状态:

 
这个OURA全称OURA Ring,长这样,带在手指上:

 
拥有先进的传感技术,主打睡眠监测功能,帮助用户准确追踪、提升睡眠质量以达到更好的生活状态,配备了监测经期、体温变动、运动步数和血氧、心率指数等功能,以帮助用户全方位了解和管理身体健康。
不知道大家在发烧前是什么感觉,是不是大部分人都会经历类似的过程:先是浑身不舒服,进而感觉肌肉酸痛,骨头痛,不好,要发烧,再感觉浑身发冷,一摸额头烫,发烧了。
如果要靠检测仪器告知发烧了,是不太忽视自己身体感受了呢?
所以,运动达人,真的不等于健康的人。
 
真正的健康是什么,就像杨师在《普通人的生命状态》一文中所写的:
作为一个生命体,普通人的主体、能体、肉体在空间上是相重的,三者相互间形成一个有机、平衡的开放系统,其健康的基本标准:
肉体上的物质通道(血管、淋巴管等)和能量通道(经络、经筋等)通畅,通道中流动的内容(物质:血液、体液、淋巴液、组织液等;能量:各种气层面的能量)干净,各脏腑器官功能正常,情绪稳定,身心通透,能正常应对日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
所以,中国人在养生方面的智慧比起单纯的运动更更更贴近身体健康的需要,重要的事说三遍。
太极拳啊,八段锦啊,都是较低的运动强度,再加入注意力回到身体上,增强对身体的感受能力。我们推荐的吐气法、外圆功更是主体、肉体、能体兼顾、同时提升的简单又高效养生方法。
朋友们,已有众多习练者受益,您不来试试吗?
 
以上,是小编在当下认知与体证下所做的一点分享。


标签: 恢复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