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号入座:扁鹊不治的六种人
        源自:自主健康网 作者:杂言
       
      
      
      
	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
	是大家在中学时就学过的,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
	“君有疾在血脉,不治将深”
	“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
	五日五日的变化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然而再五日后,
	扁鹊“望见桓侯而退走”,
	因为病已入骨髓,
	即使是神医也已无能为力。
	关于这段故事,
	很多典籍都有记载,
	在《史记》中,
	讲完这段故事后,
	其实还有一段总结的,
	可惜课本里没有收录进去。
	 
	这段故事记载在《史记》之《列传第四十五》,
	故事之后作者议之:
	“使圣人预知微,
	能使良医得早从事,
	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这是对齐桓公故事的小结,
	也是我们自主健康网站一直倡导的理念,
	尽早觉察并重视病之微兆,
	则良医治之易如反掌,
	根本不会有什么疾患之痛甚至生命之忧。
	 
	“人之所病,病疾多; 
	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故病有六不治:
	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 
	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
	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
	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
	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普通人和医生的烦恼各不相同,
	有六种病人是任何神医都难医治的:
	一是为人骄橫蛮不讲理的,
	二是视财甚于命、要钱不要命的,
	三是穿着、饮食等习惯不能按医生嘱托加以调整的,
	四是阴阳错乱五脏功能不正常的,
	五是身体虚弱到连药都没法吃的,
	六是迷信巫术却不相信医生的。
	 
	六种情况中,
	只两种是身体状况实在太糟,
	其余四种竟然都和病况本身无关,
	而是一个人自身的主体问题。
	 
	骄横、不信任,
	这样的“我”戴着一副对抗的眼镜,
	怎可能将医生的诊治做正确的对待?
	不舍金钱,
	如何能接受物质与健康的交换?
	不改日日时时的饮食、穿着习惯,
	再好的针药也难敌滴水穿石般的病源……
	 
	不知此段是司马公总结了扁鹊的见的,
	还是作为史学家阅人无数后自己的观点。
	古人之智,当为今人所鉴啊!
       
      
      相关文章